阅读历史 |

第三十回:众口铄金(1 / 7)

加入书签

引着七哥七嫂逛了逛园子,直到有丫鬟过来通禀,说大理寺少卿沈逸兴沈大人来了,永宁便又亲自去迎了迎这位沈大人。

如今所处的是一片桃李园,枝头累累簇簇,花开荼蘼,春风吹来,落英缤纷,便是一场粉粉白白极为浪漫的花雨。

落花时节好春景,花不醉人人自醉。

宴清歌自小便喜欢春天,气候宜人,花也开的漂亮,现在宴清歌喜欢春日,是因为春日意味着冬雪消融,万物复苏。

仿佛枝繁叶茂,生机盎然的春,能够融化她心里的那场雪,驱散记忆中天寒地冻的霾。

宴清歌在看花,顾紫朝在看她。

落花雨纷纷,飘落一地残红,铺了一地花路。

“珩王和珩王妃不是来了吗?刚刚我瞧见姜莞也来了。”

“姜莞呀……你们说等会曲水流觞的时候,会不会有好戏看啊?”

“什么好戏呀?”

“玉茹妹妹,你才来京中有所不知,这姜莞啊说是护国公府家的表小姐,其实就府中姨娘的一个穷亲戚……”

假山后面传来几个nv子的调笑,宴清歌与顾紫朝都渐渐停下了步子。

“这姜莞看起来普普通通,却不知用了什么法子,珩王和颐王两位殿下竟都对她青眼有加。”

“珩王?可是珩王不是才刚成亲么?珩王妃不是护国公府家嫡出的大小姐吗?”

“据说啊这珩王娶妻之前,就跟皇后说过,自己心悦姜莞,也知姜莞身份低微,就算当不了王妃,也想着求皇后给她抬一抬出身,接进王府当个侧妃或是如夫人也好。”

“皇后倒是真给姜莞抬了出身,让她成了许大娘子的gnv儿,也赐了她侧妃之位,只是姜莞进的却非七爷的珩王府,而是十一爷的颐王府。”

“姜莞抬进颐王府没多久,圣上便下旨赐婚,指了那宴清歌为珩王妃。”

虽有些添油加醋,但“事实”确实如此,就连宴清歌也如此认为。

听到有人在背后嚼自家主子的舌根,采薇当即就打算冲过去,却被宴清歌伸手拦下,听那边话未说完。

“宴清歌确实有资格当王妃,那姜莞下贱出身,居然能得护国公府庇佑,抬举她给颐王当侧妃,已然是她上辈子,不,上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。”

“要我看,这宴大小姐也未必是大家口中所说的什么德才兼备,你们没听说吗?前几日……”

“我听说了,前几日珩王陪着珩王妃回门,姜莞作为娘家人也在,据说姜莞只是同珩王巧遇说了几句话,就被赶来的珩王妃一把推进了水里……”

“竟有此事?”几个贵nv都觉得惊讶,“便是妒忌,此种行迹未免也太粗鲁刻薄了吧?”

“珩王殿下呢?就让这位新王妃当着自己的面,如此欺负自己的心悦之人?”

“听说珩王当时就跳下去救人了,那姜莞回到颐王府的时候,身上还披着珩王的外衣呢……”

听说,这都是听谁说的?若非亲耳听闻,宴清歌温婉没想到姜莞落水的事情会人云亦云,传得这般离谱。

只是三人成虎,众口铄金,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从护国公府传出去的,但此时关系重大,影响自身,哪怕宴清歌再不喜与人口舌相争,却也不得不争。

她刚上前一步,却被顾紫朝牵住了手,他腿长,步子迈得大,从容不迫地走在她前面,牵着她穿过假山,来到那几个“嚼舌根”的贵nv面前。

“没想到几位贵nv对本王的家事如此上心。”顾紫朝面上虽是带着笑,神se却带着冰冷愠意。

“珩、珩王殿下!”众人慌忙行万福礼,问珩王与珩王妃安。

到底都是十六七岁未出阁的小姑娘,背后说人是非短长被正主撞了个正着,此时具是又惊又怕,脸上也羞愧得红彤彤一片,尴尬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“今日正巧一遇,与其讹以滋讹,谬种流传,不如与本王当面相叙。”

敛去了唇角笑意,顾紫朝不怒自威,气质华贵又幽冷,周身都散发着危险的气息。

顾紫朝未叫她们起身,她们便一直保持着屈膝福身的姿势。

闺阁nv子并未见过世面,赵陈两家的小姐将头埋得很低,从背脊到肩膀一直起伏不定,已然是被吓得瑟瑟发抖。

“本王与王妃青梅竹马,两情相悦,得圣上恩赐成就良缘,实乃天作之合。”

他的手将她牵的紧紧的,他的话却将她的心也揪的紧紧的。

两情相悦?何来的两情相悦?他与谁两情相悦?

明明他是在替她解围,免去了流言蜚语的困扰,可这些话他说的这么真,差点就连她也骗过去了。

曾经宴清歌也以为,自己与顾紫朝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,婚后定然琴瑟和鸣,举案齐眉。

“是!王爷与王妃郎才nv貌,郎情妾意一对壁人,实乃天赐良缘,让人yan羡!”

宴清歌认得,为首的是户部冯尚书的小nv儿,r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