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篇3(3 / 4)
痛,但更痛的是心里那片巨大的、冰冷的空白。
她输了。
输得一败涂地。
她用尽最后力气发出的呐喊,不仅没有换来正义的回音,反而招来了更大的灾难。她连累了父母的事业和安宁,让自己身陷污名。
而对手,甚至没有真正露面。
她睁着眼睛,望着医院雪白的天花板,眼中一片空洞,仿佛所有的坚持,都随着那块砖头,一起碎掉了。
她木然地拿起手机,屏幕的光刺痛了她的眼睛。她点开了x和youtube,手指机械地滑动,找到自己发出的帖子。除了有少量支持和鼓励的声音之外,其他大半都是恶毒的诅咒和辱骂。
她闭上眼睛,深吸了一口气,再睁开时,里面只剩下麻木。
她按下了删除键。
一条,又一条。
接着,她开始编辑那份“澄清声明”。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钝刀在切割她的灵魂。她否认了自己提交的证据,声称是“情绪不稳定下的夸大其词”,指责境外势力“利用和扭曲”了她的遭遇,向国家和社会“诚挚道歉”
按下发布键的那一刻,她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体内彻底死去了。
做完这一切,她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,瘫软在病床上。她拉高被子,将自己连头蒙住,蜷缩起来,发出了一声压抑到了极致的呜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就在她极度绝望,几近心死时──
手机屏幕亮起,是一个陌生的、归属地显示为外省的号码。
她没有接,可以是对方锲而不舍地打来。
她最终还是按下了接听键,想看看对方这样坚持究竟是想说什么。
“喂?”
“您好,是程予今女士吗?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、干练的男声。
“我是。您是哪位?”她警惕地问。
“程女士,您好。我是从外省临时抽调至堰都,参与徐李案特别调查行动的负责人,我姓赵。我们注意到了近期国际上的舆情,以及您提交的详细材料。上级领导高度重视,决定重启调查,并由我们跨省工作组直接牵头负责,以确保案件的公正性。”
“重启调查?”她重复着,声音因难以置信而微微颤抖。这段话,她等了太久,几乎已经不再相信它会到来。
“是的。”赵组长的语气严肃地说道,“此前堰都警方的调查确实存在重大疏漏和不当之处,甚至可能存在地方保护伞的问题。这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,令人十分痛心。现在相关责任人已被停职审查。我们需要您的全力配合,重新梳理所有证据和细节。请您相信,这一次,我们一定会彻查到底,无论涉及到谁,职位多高,背景多深,都绝不姑息!”
尽管程予今心底根本不相信这调查能带来她想要的正义,但被逼到绝境的她,还是像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浮木一般,死死抓住了这丝希望。
她几乎是哽咽着,将所有的委屈、恐惧和盘托出,并再次复述了那噩梦般的经历。
接下来的几天,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份希望。调查组的人频繁与她联系,态度尊重而诚恳。她积极配合,提供了所有她知道的信息。
然后,她期盼已久的正义,以一种极其有限的方式,到来了。
两周后,一份措辞严谨的官方通报发布了。
通报的核心内容如下:
1证实报案人程某某所反映的遭绑架、虐待情况基本属实。
2经查,堰都市局原办案刑警张某某、吴某在前期调查中玩忽职守、敷衍塞责,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,现已予以停职处分,并移交纪检部门进一步审查。
3主要犯罪嫌疑人徐某,案发后已潜逃出境。现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,将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缉拿归案。
4经初步调查,徐某的姑父、某部门官员杨某才,存在过问案情等不当行为,现已被停职,接受组织调查。
5对于案件涉及的其他情况,正在依法深入调查中。
内网的封锁也神奇地消失了。官方通报徐李案、还维权人士公道、等词条冲上热搜。此前骂她“汉奸”的账号纷纷删帖销号,转而盛赞“国家正义从不缺席”、“相信政府”、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”。
她的手机再次被打爆,这次是媒体的采访请求和网友的道歉、祝福。
父母喜极而泣,打来电话:“予今!看到了吗!清白了!我们清白了!老天有眼啊!”
父亲的单位领导找他道歉,说之前有些误会,现在情况明了父亲可以继续工作了。
似乎,一切都好起来了。
但程予今拿着手机,一遍遍读着那份通报,心底那点最初的欣喜迅速冷却。
正义来了,但只有一小部分。
真正
↑返回顶部↑